新华社银川4月28日专电(记者 刘海)身着夹克、牛仔裤、运动鞋,开一辆白色丰田车穿梭于工地之间,工人们见到他热络地问一句:“头儿好!”……51岁的赵志平“老板范儿”十足。
“说实话,现在的光景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当时一狠心走出来了。”赵志平说。
改变赵志平命运的是宁夏路桥集团,也是他跟随了20年的地方。
现在的赵志平,是宁夏路桥的一名包工头,确切地说,是公司施工时雇用的近百支劳务作业队中一支队伍的“头儿”。
“其实都是逼出来的,以前的日子太穷、太苦了。”当年的困顿成为赵志平脑海中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
赵志平的家乡在“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缺水严重,靠天吃饭,“曾经吃不饱饭,饿得受不住的时候还刨过地里的蚕豆种子吃。”
初中毕业后,作为家中长子的赵志平选择了外出打工。“因为家里太穷了,就想出去挣点钱,希望能好过点。”
赵志平曾经去内蒙古给人家打工,一天收入两元钱。后来,他辗转到兰州、新疆继续打工。辛苦赚来的钱赵志平1分也舍不得乱花,攒下微薄的收入悉数带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给家里买口粮。“虽然能吃饱饭了,但口袋里还是没有半毛钱。”
1996年春节刚过,他告别妻子、5岁的儿子和襁褓中的女儿,跟着邻居来到宁夏路桥集团。
再一次走出大山,脚下的路依然坎坷,现实远比想象艰难。
住土坯房、睡蒿子草,1个月洗1次澡,工作强度大又休息不好……艰苦的条件让一些工友打了退堂鼓,卷铺盖走人。
赵志平却留了下来,“虽然很辛苦,但干一天能挣6元钱,不用再靠天吃饭,生活有保障。”
修建中卫黄河大桥时,赵志平每天都要和其他10位工友卸下300多吨水泥,背上的皮蹭掉了一层又一层,晚上还要加班打梁,他咬着牙坚持下来。
晚上下班,工友们约着出去玩,赵志平不去,1个人在宿舍拿着图纸琢磨,看不懂的就跑去向技术员和师傅请教。工作之余,他还参加宁夏路桥针对农民工举办的技能培训,并拿到了木工证,成为1名能识图、会放线的技术工,收入也大幅提高。
2004年,赵志平组建一支劳务作业队,60多人跟着他一起干,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同村的乡亲。
“村子里60多户人家,有一半出来跟着我们‘头儿’打工,他对工人确实好,有啥重大的任务都是自己带头冲上去。”49岁的钢筋工曹广护是赵志平的同乡,跟随他已有19年,工资也从当初每月100多元涨到现在1.1万元。
“工人们就是我的亲兄弟,跟着我干决不能让他们受委屈。”因为受过那些苦,赵志平格外体谅工人:工资按月准时发放,从不克扣;遇到重大任务,他带头冲锋陷阵。
这些年来,宁夏路桥的项目到哪儿,赵志平就带着他的作业队转战到哪儿,浙江、河北、内蒙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随着公司实力的壮大,农民工的待遇也节节攀升。
“现在普工一个月最少5000元,技术工月薪都过万元了。去年我们这个作业队买车的就有十几人,都是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赵志平一脸笑容。
如今,赵志平已把家人接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在银川安家落户。
“记得刚出学校时,看到谁家有手扶拖拉机羡慕得很,当时想着啥时候能买个拖拉机把农家肥送到地里就满足了。再看看现在的好日子,真的让人心里特别踏实。”赵志平回忆起曾经的梦想,笑着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