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工艺及相关安全措施
1、工艺流程
1.1 翻模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塔机安装→模板组拚→模板安装→对拉杆安装→安装操作平台→护栏安全网→翻模系统验收。
翻模施工工艺流程
1、塔机安装、使用、拆除
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中的用途很广,在公路施工中,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独立的、较高的结构物施工,我们项目高墩施工全部采用附着式塔式起重机。
1.1、塔机安装安全操作要求
-
塔机基础尺寸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实行。
-
地基必须经过打夯满足说明书要求。
-
基础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必须满足说明书要求。
-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大于C35,养护期大于15天。
-
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
-
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和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应符合
出厂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
-
塔机混凝土基础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安装工作。
-
塔机混凝土基础周围须修筑边坡或排水设施,并与基坑或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示范墩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
塔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
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10)塔机的拆、装必须有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督。
(11)塔机拆装前,必须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案。其拆装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并应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2)拆、装作业前的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基础必须符合要求
b、对所拆、装起重机的各结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拆、装作业之前。
c、对自升式塔机的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顶升撑脚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d、对塔机制动系统进行全面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e、对拆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f、检查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运输等辅助机械的性能,其辅助机械必须能保证拆、装作业的需要。
g、拆、装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等必须能满足拆装作业的要求。
1.2、塔机使用安全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现场施工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缆、建筑物以及构建重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2)现场负责人应为起重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场地,清除或避开起重臂起落及回转半径内的障碍物。
(3)起重机必须装有音响清晰的喇叭、电铃或汽笛等信号装置,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体上必须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
(4)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必须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5)塔机指挥全部采用对讲机指挥。
(6)在露天用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雪、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起重吊装作业,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开始作业。
(7)塔机各种行程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齐全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不得利用限位器或限位装置替代操作机构。
(8)操作人员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吊钩升降动作前,必须发出音响信号示意。
(9)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或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10)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载。
(11)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不明重量的物体。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12)起吊重物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易散落物件应使用吊笼栅栏固定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位置的物件,应按标记绑扎后起吊。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采用45°~60°,且不小于30°,吊索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块。
(13)起吊载荷达到起重机额定重量的90%及以上时,必须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500㎜后,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对易晃动的重物应拴拉绳。
(14)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应平稳、均匀,不得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不得带载自由下降。
(15)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安全距离\电压(KV) |
<1 |
1~15 |
20~40 |
60~110 |
220 |
沿垂直方向(m) |
1.5 |
3.0 |
4.0 |
5.0 |
6.0 |
沿水平方向(m) |
1.0 |
1.5 |
2.0 |
4.0 |
6.0 |
(16)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1的规定。
(17)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应有钢丝绳制造厂的签发的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证明文件。当无证明文件时,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其结构形式、规格及强度必须符合该型起重机使用说明的要求。钢丝绳与卷筒必须连接牢固,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必须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钢丝绳时必须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和乱绳,不得使用扭结、变形的钢丝绳。使用编结的钢丝绳,其编结部分在运行中不得通过卷筒和滑轮。
(19)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得小于300㎜,其编结部分必须捆扎细钢丝。当采用绳卡固接时,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绳卡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绳卡滑鞍(夹板)必须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必须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必须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1/3。作业中必须经常检查紧固情况。
表2 与绳径匹配的绳卡数
钢丝绳直径(㎜) |
10以下 |
10-20 |
21-26 |
28-36 |
36-40 |
最少绳卡数(个) |
3 |
4 |
5 |
6 |
7 |
绳卡间距(㎜) |
80 |
140 |
160 |
220 |
240 |
(20)向转动的卷筒上缠绕钢丝绳时,不得用手拉或脚踩来引导钢丝绳。钢丝绳涂抹润滑脂,必须在停止运转后进行。
(21)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当出现下列的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
1)表面有裂纹、破口;
2)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
3)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10%;
4)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50%;
5)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3%-5%;
(22)当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鼓表面磨损达1.5-2.0㎜(小直径取小值,大直径取大值)时,应更换制动鼓;
(23)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处其跨越的障碍物50cm以上。
1.3、塔机升降安全操作要求
(1)升降作业过程,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看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拆装螺栓,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工作平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必须听从指挥信号。
(2)升降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必须设置充足的照明。
(3)风力在四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在作业中风力突然达到四级时,必须立即停止,并应紧固塔机上、下塔身连接螺栓。
(4)顶升前应预先放松电缆,其长度应大于顶升总高度,并应紧固好电缆套筒,下降时应适时收紧电缆。
(5)升降时,必须调整好顶升套架滑轮与塔身标准节的缝隙,并必须按规定使起重臂与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机构制动住,当回转台与塔身标准节最后一处链接螺栓(销子)拆卸困难时,应将其对焦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他措施。不得以旋转起重臂动作来松动螺栓(销子)。
(6)升降时,顶升撑脚(爬爪)就位后,必须插上安全销,方可进行下一动作。
(7)升降完毕后,各连接螺栓必须按规定扭力紧固,液压操作杆回到中间位置,并切断液压升降机机构电源。
1.4、塔机附着锚固安全要求
(1)起重机附着的建筑物,其锚固点的受力强度必须满足起重机的设计要求,附着杆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间距及附着距离,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有变动应另行设计。
(2)装设附着框架及附着杆件,必须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并应用附着杆进行调整,在最高锚固点以下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
(3)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度不得超过10度,墩身施工时必须准确预埋。
(4)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
(5)塔身高出锚固装置的自由端高度,必须符合出厂规定。
(6)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
(7)拆卸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
(8)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和拆除锚固装置。
(9)锚固装置的安装、拆除、检查和调整,均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应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
2、钢筋绑扎,模板组拼、安装
施工工艺:用全站仪恢复承台纵、横中线,根据承台中心放出墩身边线。沿墩身边线位置砌一个5cn高的砂浆台座,台座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便立模。同时对已加工好的大块钢模进行试拼,检查模板加工精度,拼装精度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检查模板同时绑扎墩身钢筋。检查合格后开始组装第一级倒角模板。倒角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第一级模板上支立第二、三级模板。
(1)模板起吊前,应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并应先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严禁用人力挪动大模板,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到其他模板。
(2)大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必须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识牌,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组装平模时及时用螺栓将相邻模板连接固定好,防止模板倾倒伤人。
(3)在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严禁人员随打模板起吊。
(4)大模板必须有操作平台,上下梯道,走桥和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
(5)拆模起吊前必须先检查模板对拉杆是否全部拆除干净,在确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脱离后方可起吊。拆除外墙模板时必须先挂好吊钩,用导链将模板慢慢往下放,直至吊钩持力,导链不持力,将导链拆除,用塔吊将模板慢慢吊至墩底,打磨处理。
(6)吊装过程吊钩应垂直模板,不得斜吊,以防碰到相邻模板或墙体,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和转臂。在大风情况下,不得进行模板高空运输,以免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模板间或与其他障碍物碰撞。
(7)对拉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模板刚度和变形,合理设置对拉杆的数量和间距。
3、安装操作平台
高墩施工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施
(1)钢筋绑扎过程中在最上层模板四周设置高度3.5m的安全防护栏杆(可以拆、装重复使用),材料采用Φ48钢管做立柱,直径16mm钢筋做横杆,间距30cm,外挂绿色安全防护网,保证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
(2)每层模板上设置安全操作平台,材料为L50×50×5mm角钢,做成托架形式,间距100cm,其上焊接直径12mm钢筋,间距15cm,上铺竹胶板。侧面挂安全防护网
(3)内模操作平台用6号槽按照墩内尺寸小15cm加工两层操作平台,利用模板对拉杆穿Φ25精轧螺纹钢(每侧4根)做支撑,随着墩身浇筑高度上升移动。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水平分层灌注,分层振捣,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注意不要漏振、重振和捣固过量。
(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塔吊(运行系统、钢丝绳、刹车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胶鞋、戴绝缘手套。
(3)对墩顶浇筑部位四周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
(4)电工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行,确保振动器安全可靠,必须对施工用电线路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5)不得在大雨、大风、大雪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5、模板翻身作业
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时,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始脱模。
拆除最下层一级模板拉杆,并继续绑扎钢筋。绑扎完一级模板高度的钢筋后,将第一级模板(经打磨处理后)用塔机翻升至第三节模板上,以第三节模板为基座立模,立模完毕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如此循环,依次施工至墩顶。
(1)模板拆装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
(2)模板拆装过程墩底必须设置安全禁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3)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稳定。
(4)脚手板的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二、高空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高处作业的定义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以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1993)中规定:凡是坠落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公路工程过程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如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桥墩施工、桥跨结构施工(悬浇、现浇、吊装等)及路基施工等。
2、高处作业分级
人、物从高处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最低之处,这就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至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笔直地坠落,因此,就有一个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即考虑最低坠落着落点时,应同时确定一个坠落的范围作为依据。当以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为R,从 作业位置至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h时,《高处作业分级》标准规定R值与h值的关系及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其高处作业分级为:
-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3m,为一级高处作业。
-
当高度h为5~15m时,半径R为4m,为二级高处作业。
-
当高度h为15~30m时,半径R为5m,为三级高处作业。
-
当高度h在30 m以上时,半径R为6m,为特级高处作业。
坠落高度越高,受影响的范围越大,危险性也越大。
3、高处作业的种类和特殊高处作业的类别
高处作业按性质和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类。
一般高处作业为正常作业环境下前述各项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是指在较复杂的作业环境下,操作人员具有危险性的作业,可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
强风高处作业(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
-
异温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作业)。
-
雪天高处作业(降雪时的作业)。
-
雨天高处作业(降雨时的作业)。
-
夜间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的作业)。
-
带电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作业)。
-
悬空高处作业(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作业)。
-
抢救高处作业(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时抢救作业)。
4、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⑴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高处作业要从技术、工艺和安全防护设施上妥善解决工人登高作业安全防护问题,把危险作业变为安全作业。在施工中必须给劳动者创造一种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⑵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在进行施工以前,必须由项目经理部安全技术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要逐项进行检查,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⑷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身穿紧口服、脚穿带钉不易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⑸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核定的《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方准上岗作业。
⑹高处作业中所用物料必须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必须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⑺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擅自移位和拆除;确因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位的必须报请批准,并在工作完毕后即行复原。
⑻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雪、霜均必须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建筑物,必须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及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完善。
⑼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⑽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可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相应规范的要求。
三、临边作业安全要求
1、临边作业定义
在施工现场,当高处作业中工作面的边沿没有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800㎜时,这一类作业称为临边作业。
2、临边作业安全要求
⑴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深度超过2m的槽、坑、沟的周边必须设牢固的安全防护栏杆。
②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及建筑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的上部必须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分隔封闭。
③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⑵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毛竹横杆小头有效直径不得小于70㎜,栏杆柱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并须用不小于16号的镀锌钢丝绑扎,绑扎不得小于3圈,并应无懈滑现象。
②原木横杆上杆梢径不得小于70㎜,下杆梢径不得小于60㎜,栏杆柱梢径不应小于75㎜;并须用相应长度的圆钉钉紧,或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钢丝绑扎,要求表面平顺,绑扎稳固。
③钢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得小于16㎜,下杆直径不得小于14㎜,栏杆柱直径不得小于18㎜,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④钢管横杆及栏杆均采用φ 48㎜×(2.75~3.5)㎜的钢管,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其他钢材如角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用电焊焊接固定。
⑶ 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或坡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②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㈠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
㈡当在混凝土桥面或墩柱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长的L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
㈢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前述方法固定。
③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1000N的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
④防护栏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的挡脚板。
挡脚板上如有孔眼,不得大于25㎜;板下边距离地面的空隙不得大于10㎜。
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⑤当临边的外侧面临人行道路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